省部级人才简介

戚厚军

日期:2022年08月20日 17:53 来源: 作者:

姓名:

戚厚军

系别:

机械制造系

职称:

教授

职务:

副院长

办公室:

逸夫楼302

电话:

+86(0)22 28700791

Email

qihoujuntj@163.com

通讯地址:

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

教育背景:

1990.09-1994.07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工艺装备专业本科生

1997.09-2000.03 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,导师曾子平教授

2005.09-2009.09 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,导师张大卫教授

研究方向:

1. 先进制造技术(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)

2. 精密传动技术

3. 动力学

课程教学:

1. 机械CAD/CAM (本科生、研究生)

2.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(本科生)

3. 工程测试理论与方法 (本科生)

主要学术成就:

奖励及荣誉:

1.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精密传动系统动态传动精度测试技术研究,第一完成人

2.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汽车覆盖件模具高速高精加工理论及应用研究,第三完成人

工学博士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天津市“131”第一层次创新型人才,高效高精加工技术及其装备天津市创新团队负责人,高效高精加工技术及其装备天津市创新团队负责人,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同行评审专家,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,市级精品课“机械CAD/CAM”负责人,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精密传动、高效高精加工技术、机械系统动力学等。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,省市部委自然基金2项,市教委自然科学基金3项,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,国家重大专项2项,国家“863计划”4项,国防基础科研1项,省市部委自然基金10余项,以及多项横向课题,在《International  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》、《机械工程学报》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,被SCI/EI收录18篇,ISTP检索1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,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,以第1和第3完成人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。

市级精品课“机械CAD/CAM”负责人,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“机械制造工程教学团队”主要成员,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“机械制造工艺教育”建设项目组主要成员,天津市精品课“数控加工综合实训”主要成员。

科研项目:

[1]   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基于构形空间理论的复杂薄壁曲面零件铣削变形控制的理论与方法(51075298)2011.1-2013.12,项目经费37万元(负责人)

[2]    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,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开发应用及示范研究(15ZXZNGX00220)2015.10-2018.9,项目经费50万元(负责人)

[3]   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项目(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)2K-V型行星传动精度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与培训(LB200402)2004.7-2006.7(负责人)

[4]     天津市高校发展基金,传动精度模块化自动测试技术研究   (01-20301)2001.6-2003.6(负责人)

[5]     天津市高校发展基金,高精度RV减速器摆线轮高速铣削机理的研究   (20051002), 2005.6-2007.12(负责人)

[6]     天津市高校发展基金,基于构形空间理论的五轴侧铣加工轨迹规划研究   (20130407), 2013.9-2015.3(负责人)

[7]   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复杂薄壁曲面零件铣削过程振动主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(51405343),2015.1-2017.12(合作项目2)

[8]    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,xxxx研究(合作项目2)

[9]    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,高速精密机床动态性能建模、仿真与测试系统,   (2008AA042406)2009-2010(合作项目)

[10] 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-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,用于钛合金航空结构件加工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(2009ZX04001-041)2009-2010   (合作项目)

[11] 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,箱体类精密工作母机共性前沿技术平台(2012AA040701)2012-2015   (合作项目)

[12] 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-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,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技术创新平台,(2012AA040701)2012-2015   (合作项目)

[13] 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,机器人用RV-6AII减速器(863-512)1996.12-1998.6项目经费10万元(合作项目10)

[14]  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(青年项目):薄壁件铣削振动主动与被动协同控制方法与参数优化(15JCQNJC05000),   2015.04-2018.4(合作项目)

[15]  天津市重点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模具型腔高效数控加工策略及参数优化研究(08JCZDJC18400)2008-2010,项目经费30万元(合作项目2)

[16]  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,汽车覆盖件模具高速高精加工理论与应用研究(2010086)2007-2010   (合作项目3)

[17]  天津市科学基金项目,纳米级多作动器微进给平台研究与设计(013605311)2001.7-2003.12   (合作项目)

[18]  天津市重点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圆弧针齿2K-V型传动的CAD开发研究(003802211)2000.6-2003.6(合作项目2)

[19] 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项目,行星齿轮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研究(劳社1999-013)1999.1-2000.6   (合作项目)

[20] 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项目,圆弧针齿RV传动装置的研制(劳社1999-04)1999.5-2001.5   (合作项目)

[21]  天津市2006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专项,肠衣褶皱机的研发,2006.1-2007.12   (合作项目2)

[22]  天津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,高精度2K-V型传动装置的产业化开发,2004.9-2007.9(合作项目2)

代表性论著:

[1]     QI   Houjun, ZHANG Dawei. Machining forces prediction for peripheral milling of   low-rigidity component with curved geometr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 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. 2013, 64(9-12), 1599-1610, DOI:   10.1007/s00170-012-4126-z. SCI:096GT, EI:20130916073898

[2]     戚厚军, 张大卫, 蔡玉俊, 阎兵. 摆线轮轮廓高速周铣工艺系统的弹性铣削力预测方法研究. 机械工程学报,2009,   45(9):164-172. EI20094512432452

[3]     戚厚军, 张大卫, 蔡玉俊, 沈煜. 低刚度铣削工艺系统的弹性铣削力预测方法研究. 天津大学学报. 2010,   43:143-148. EI20101212786302

[4]     Qi   Houjun, Zhang Dawei, Yan Bing, Cai Yujun. Effect of part-cutter deflection   on flexible milling force and deflection control in high speed peripheral   milling process. IET Conf Publ. 2009, EI20103513191724.

[5]     戚厚军, 吕利辉, 张大卫, 刘新玲. 摆线轮结构件高速铣削过程中铣削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. 机械科学与技术(西安). 2010,   29(1):17-23.

[6]     戚厚军, 孙涛等. 2K-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. 机械传动. 2004,   28(2):13-15.

[7]     戚厚军, 方沂, 李充宁. 圆弧齿2K-V减速器的动力学建模. 机械设计. 2004,   21(2):22-24.

[8]     Gang Jin,   Houjun Qi, Yujun Cai, Qichang Zhang, Zhanjie Li. Stability Prediction for   Milling Process with Multiple Delays Using an Improved Semi-Discretization   Method[J].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Applied Sciences. 2015, 5.在线出版中. (SCI期刊, JCR三区)

[9]     Gang Jin,   Qichang Zhang, Qi houjun and Bing Yan. A frequency-domain solution for   efficiently predicting stability of variable helix cutters milling[J]. P I   MECH ENG C-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. 2014, 228(15) :   2702-2710. (SCI期刊, JCR四区)(AQ4ZR)

[10]  Gang Jin,   Houjun Qi, Liyan Lou. Stability Prediction and Dynamics Analysis of Milling   with Variable Pitch Cutter in Low Radial Immersion. Advanced Materials   Research. 2014, 952: 176-180. (EI2014251784109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