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专业定位
以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、《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》、《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、《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(2008-2020年)要点》、《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》、《天津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等相关文件为依据,立足天津及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,结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办学特色的基础上,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、道德水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,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,能够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电装备(机器人与数控机床)设计制造、安装调试、操作编程、系统集成、技术开发等工作的“一体化”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秉承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“动手动脑,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管理与沟通能力。
2.历史沿革与成就
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于2003年在国内首先建立“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”本科专业,并确定其培养方向为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。为适应中国智能制造的迅猛发展,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,着力打造融合机器人与数控技术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,以满足智能制造领域对高层次职教师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,2012年更名为“机电技术教育”专业。该专业目前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,天津市品牌专业,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。专业建设有机电装备检测及维修实验中心,该中心为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。2016年专业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。2009年机电专业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2009年和2014年机电工程系两度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“教工先锋号”荣誉称号,2015年荣获天津市总工会“工人先锋号”荣誉称号。
近5年,专业教师主持教育部、天津市教学研究课题9项,出版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系列教材13本,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,市级规划教材1本;主持国家自然基金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天津市自然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;发表SCI、EI高水平论文54篇;学生创新能力强,获得台湾国际发明比赛金奖1项,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1等奖1项,其余奖项30余项。
3.专业优势
(1)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、行业发展相契合、人才需求旺盛
紧密围绕《中国制造2025》,积极适应社会需求,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,着力培养机器人与数控技术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,从而满足智能制造领域对职教师资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。
(2)“一体化、双师型”优秀教学团队
构建了校企结合的“一体化、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要求教授每学期必须为本科生上课,每学年聘请3名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。目前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达61.9%,35岁(含)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3.3%,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63.1%,青年教师中具有不少于3个月时间的一线学习和实践经历的比例达88.2%,团队2016年获批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。本专业拥有教授5人,天津市“131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1人、第二层次1人、第三层次1人,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,天津市优秀教师1人。
(3)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
机电装备检测及维修实验教学中心(市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)为本专业校内实践基地。中心场地面积达1200m2,建设有11个实训室和实验室,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356万元,生均设备值为国内前列。该专业还与国内多家企业共建了实践教学基地,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企业实践机会。
4.专业特色
(1)形成“四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,围绕“三性”统一原则完善课程体系,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方案
秉承学校“动手动脑,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形成了“机电融合、操作与维修融合、技能训练与工程能力培养融合、校企融合”的“四融合”人才培养模式。围绕专业性、职业性、师范性的“三性”统一原则完善课程体系,构建了特色人才培养方案。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管理与沟通能力。
(2)不断深化“四位一体”教学模式,完善“三层次、五阶段”实践教学体系,创新实践教学
不断深化理论、实验、实训、设计“四位一体”教学模式,坚持产学合作,注重专业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结合,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,遵循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规律和认知特点,按实践教学阶段化、模块化、教学方法多样化原则,实施并完善“三层次、五阶段”实践教学体系,以学校模拟现场工程环境与企业实际项目相融合的模式。以“项目驱动、工作过程”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,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,设计项目模块,做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融合,实现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