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生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培养 > 留学生教育 > 正文

机械工程学院留学生教育简介

日期:2025年03月27日 16:29 来源: 作者:

【学院简介】
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标杆院校,机械工程学院秉持"手脑并用、知行合一"的育人理念,构建了覆盖本科、硕士、博士全学段的国际化职教师资培养体系。自2003年启动留学生教育项目以来,已累计培养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800余名职业教育专业人才,构建起联通中国与世界的职教"人才走廊"。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、创新培养模式,形成独具特色的"双师型"国际化人才培养范式,持续为全球职业教育现代化输送中坚力量。

【全学段培养体系】
学院开创"预科衔接-本科贯通-硕博提升"的立体化培养架构,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化培养的完整链条。本科阶段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中英双语)、智能制造工程(中德合作)、机电技术教育等7个特色专业,构建"理论授课-企业实训-文化浸润"三维培养体系,现有35个国家留学生研习深造。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"项目驱动型"硕士培养和"双导师制"博士培养,现有20余名留学生聚焦智能装备、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,已毕业的30余名博士硕士生遍布全球40余国,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。

【本科培养特色】
实施"双轨并进"人才培养模式,构建"双证书"制度要求留学生同步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通过"车间课堂+真实项目"强化实操能力。采用混班教学机制,中外学生同堂研习,配备"学业导师+生活辅导员"双导师团队,开展"中国家庭日""文化导师"等浸润式体验项目。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,开设智能制造生产线虚拟仿真、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工程实训课程,与天津经开区共建智能制造实训基地,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【研究生培养创新】
硕士阶段实施"1+X"培养体系,要求完成1个核心科研课题,同时参与企业技术攻关、职教课程开发、国际赛事备战等X项实践模块,近三年在国际赛事中获20余项荣誉。博士阶段推行"双师型"锻造计划,采用导师团培养机制,由学术导师、企业导师、职教专家共同指导,构建教育理论研究、工程技术开发、国际课程转化三维能力模型,毕业需完成职业教育标准制定、工程设备研发、国际认证课程开发三项创新成果,培养"学者型工程师+工程师型学者"的复合型人才。

【培养成效】
毕业生遍布五大洲40余国,80%成为所在国职教体系改革者。肯尼亚留学生帕特里克任内罗毕工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,推动中肯职教标准互认;埃塞俄比亚博士毕业生海伦创立亚的斯亚贝巴智能制造培训中心,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"职教创新奖"。留华工作毕业生100%任职于国家级实训基地,参与制定12项国际职教标准,搭建起中国与世界的职教合作桥梁。

【国际影响】
学院与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、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等30余个国际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牵头制定《国际职教师资能力框架》,每年承办"一带一路"职教发展论坛。毕业生主导的中泰职教标准互通、中非智能制造合作等项目,获教育部"职教国际合作典型案例",持续扩大中国职教标准的国际影响力。

【未来展望】
面向新时代,学院将持续深化"标准输出+人才输出+模式输出"战略,重点建设"全球职教师资能力认证中心""智能制造国际联合实验室",培养更多具备"中国智慧+世界眼光"的职业教育领航者。通过构建国际化职教师资培养生态圈,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改革贡献"天津方案",助力职业教育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"金色名片"。